2011年7月29日星期五

楊枝甘露 Mango pomelo sago




這一碗東西大概是我們家最近最常吃到的東西了吧。起因是有一天很熱(好像最近的文章開頭都是很熱。。。)然後我就說我來做楊枝甘露來吃吧~然後就有一個小孩無辜的看著我:我沒吃過內! 叫楊枝甘露裡面是有楊桃嗎?(真的,你什麼都沒吃過到底是哪裡來的啊!快回去吉吉星吧!)

當下就買足了食材動手操作起來,結果吉吉星人大呼驚艷,其實楊枝甘露這碗東西黏糊糊的外表完全不討喜,吃起來卻驚喜十足。幾乎沒甚麼關係的食材配在一起,四重交織的口感,芒果以兩種姿態分別出現,配上椰奶南洋味的濃香,卻因為葡萄柚淡淡苦味的酸甜而不會感覺甜膩。因為做起來極容易,兩週之內我大概做了十幾二十幾碗,算是簡單討人歡心的夏天即時甜點。

材料:
 芒果3顆
葡萄柚1顆
椰奶150ml
牛奶100ml
鮮奶油(heavy cream)50ml
水100ml
白冰糖150克
西米 60克

做法:
水100ml煮沸加入150克冰糖攪溶後成糖水至冰箱冷藏
芒果三顆一半切方粒,一半入果汁機攪成芒果泥
葡萄柚拆成粒(白色的薄膜一定要全部拆掉,不然會苦而且影響口感)
芒果泥混合牛奶,椰奶及鮮奶油入冰箱冷藏
煮滾水(水量為西米份量六倍以上)放入西米煮5分鐘熄火
離火蓋上鍋子悶15分鐘至西米變透明
用冷水洗淨西米上的黏液後瀝干水淋上1/3份量冷藏後的冰糖水
放西米入冰箱冷藏
將放涼的西米,芒果牛奶汁,芒果粒,葡萄柚粒均勻混合
根據水果甜味的不同試味道後可斟酌加入糖水

2011年7月28日星期四

焦糖奶油泡芙塔 Saint-Honoré aux fils de caramel




好吧,這張照片已經躺在我電腦一週了,每次很有罪惡感的打開pages就關掉了,不知道寫什麼好,泡芙這種東西倒是名目繁多,從圓型的choux到長條裝的eclairs,腳踏車輪型的Paris-Brest, 蛋糕型的St. Honoré Cake,最後到龐然大物的婚禮蛋糕croquembouche,除了內餡略有變化,吃起來都其實差不多,小圓泡芙choux反而吃起來最最不會狼狽,每次我看到croquembouche都在懷疑,在婚禮上面serve這個鬼東西,是要到底多痛恨自己的婚禮,新娘到底要如何切結婚蛋糕?怎麼分給大家吃?帶著白紗手套一枚一枚拆下來分給賓客?

至於我做這個泡芙塔原因嘛完全是因為太閒,本來也可以做成choux的,只是當晚冷氣罷工溫度又接近四十,漫漫長夜我熱到書也讀不下,平直坐著汗就滴下來,做點費神的東西比較會忘記自己到底有多熱(但完全是自欺欺人,當晚烤箱一開,我重新投胎的心都有了)。

配方懶得寫了,就是普通的泡芙麵糊,分別擠成圓形和環型,做好後用焦糖黏起來,擠上加了焦糖醬的奶油,廚房溫度太高,我冷凍了打發盆和攪拌头,底下墊冰,奶油裡面放了stabilizer,奶油還是打不挺。

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香蒜土司脆條 Roasted garlic toast sticks




土司是一種買起來很尷尬的東西,長長一大條,對於我們這種只有週末才在家里煮早餐的人,總是有一種怎麼用力也吃不完的感覺。後半段土司的結局注定是進入垃圾桶,好像八點檔里壞人永遠的下場。一度我很想寫信去土司公司建議看看可不可以賣半條裝。(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來我似曾看過土司的幸福故事,阿文的白土司總是兩三個鐘頭就磕幾片,輕輕松松一大條就不見了~)。

這個週末又再次存了半條土司,加上房間越來越熱大有蒸汽室的感覺,我每次經過廚房就躁立不安的盯着它們看,幻覺它們長出大片綠色的霉斑。最後實在撐不住,開烤箱,土司切段,憑感覺塗上橄欖油抹上大蒜沫灑上香料,不抱期待的丟進去(我只吃過類似市售的干bagel,想像不太出來土司的味道)結果尚未出爐就一股子迷人蒜香,小吉一回來就問我在烤什麼,電梯附近都是香味;裝好恰恰一盒子,趁陽光好趕緊拍照,邊拍邊吃,照片拍好十分鐘一整盒就清乾淨了,結局是我開心的又買了整整一大條土司,而且已經幫它們想好ending了。

材料:
 土司若干片
蒜头 3~4瓣
橄欖油 1tbsp
海鹽 一小搓
Cumin powder 一小搓
Cayenne pepper 一小搓
Dry parsley 一小搓

土司切3/4吋條
蒜頭切碎和所有香料混合進橄欖油中
均勻的抹在土司上
烤箱330F預熱
土司進烤箱烤15-20分鐘後放涼

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

芒果冰沙 Mango smoothie



我不愛太喝市售的飲料除了啤酒之外,可是夏天會很想要喝很涼爽的東西,冒著烈日炎炎也絕對不可能出門,翻翻冰箱找出剩存的水果自己來做冰沙,食材順手,方法隨興,換個芒果種類味道都會大不相同,是極有趣味的製作過程。

材料:
 新鮮芒果 1顆(or any fruits you like)
冷凍芒果 300克(or any frozen fruits you like)
牛奶 1杯半
冰塊 適量
蜂蜜 適量
薄荷 適量

統統放到果汁機攪!盛杯插上吸管裝飾以薄荷

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

香檳葡萄寒天凍 Champagne grapes agar jelly



天氣熱瘋了,貓夾著尾巴趴在地板上每天可憐兮兮的,Montreal在記憶里從來沒有這麼熱過,我似乎就沒看到四字開頭的氣溫,聽到一時間恍然覺得自己在另外一個城市的熱氣裡面漂流。身體一暴露在室外會覺得被蒸氣逼出靈魂來旋繞在頭頂嗡嗡作響。客廳的冷氣一直漏出水來,地板格七零八落的翹起來像不同尺寸的髒積木被惡作劇的孩子壘在一起,從房間走進客廳的那一刻,好似一張溫熱的保險膜剎那間敷住每一粒毛孔,連呼吸都是緩慢費力的;早晨坐著喝咖啡小腿就緩緩流下汗來,暖暖濕濕的大滴滾落,我摸下去瞬間以為是血;從脖子到大臂至指尖全部是濕膩的,在沙發略坐一下就黏一身貓毛。中午開冰箱拿檸檬的時候我要忍住拿啤酒的衝動。

烤箱開關的次數越來越少,果凍類冰冰涼涼的滑下喉嚨至少有一瞬間的快感,做起來也簡單,買了香檳葡萄吃了一半剩下的就來做成寒天凍,香檳葡萄雖然小小粒,但卻充滿了爆發力的酸甜,埋在果凍中咬到爆開在舌頭上真的會心情大好。

材料:
 葡萄汁 750克
 香檳葡萄 150克
 紅酒 50克
 水 200克
 寒天粉 7克
 檸檬 1/2顆

寒天粉溶於水加熱煮沸轉小火5分鐘
加入葡萄汁和紅酒再加熱1分鐘熄火
檸檬搾汁加入寒天葡萄溶液
注入果凍碗或杯子放涼至半凝固
加入香檳葡萄
放冰箱冷藏待食用

2011年7月21日星期四

黃豆粉黑糖仙草湯圓 Glutinous rice balls with grass jelly,molasses and soy flour



我其實是想吃葛粉的
結果買不到買成了仙草粉。
我對於一切嫰嫰軟軟滑滑的東西都來者不拒
紅樓夢里薛寶釵知道老太太愛吃甜爛食物喜歡熱鬧戲文揀了講出來討喜歡
我從記事起大概就是這個胃口了
脆的硬的如蘋果之流的概入不了口
家裡各色果凍寒天瓊脂啫喱粉一排十來盒看了就心喜
如果牙齒會就此退化的話
我想我老了
大概要靠食物調理機活下去吧

材料:
黑糖蜜:
黑糖 80克
水 70克
麥芽糖 40克
蜂蜜 15克
仙草:
仙草粉 50克
黑糖 100克
水 1000ml
湯圓
糯米粉 200克
溫水 120克

黃豆粉
黑糖蜜材料混合煮沸轉小火5分鐘至黏稠,放涼
仙草粉加黑糖混合再溶於水,大火煮沸轉小火熬煮15分鐘,用刮刀不停攪拌防止黏鍋子
仙草溶液倒入模子放涼冷藏
糯米粉放入容器中間挖個洞,慢慢倒入溫水,用筷子攪拌均勻,用手揉成糰
取糯米糰中一顆湯圓大小放入沸水煮至浮起
把煮過的糯米糰和剩餘糯米糰混合揉至光滑的麵團
再搓成長條狀後分切成小段,用手揉圓
用筷子或手指在湯圓中間壓洞(為了更好的附著黑糖蜜)
放入滾水煮至湯圓浮出水面再煮3-5分鐘(視湯圓大小)
撈出放入冰水降溫
仙草脫模和湯圓放入碗內
淋入黑糖蜜
灑上黃豆粉

白巧克力奶油蛋糕卷 White chocolate swiss roll


昨天看的MasterChef主題是aphrodisiac food, 大部分人煮了steak或者pasta, 只有一個人選了早餐,結果失敗。其實早餐真正有一種催情的味道,試想天微光,著一件寬軟袍子,食料備好,碟子擺好,咖啡煮好,不太重不太淡的,用咖啡香喚醒另一個人,然後懶懶荒廢一整天時光,不能夠再更性感。

蛋糕卷算是我喜歡的早餐甜點,提前烤好,起床切一片配上咖啡,不會多華麗,但口感混了奶油恰恰好。這個蛋糕卷我烤了兩次,第一次倒錯烤盤,再折回來的時候麵糊浪費了不少又開始消泡了,蛋糕體太薄沒辦法卷,我耐着高溫第二天再戰,成果極滿意,原方說吃下去會像雲朵一樣“咻”的化在嘴巴裡面一點也不誇張。方子來自這裡

照片裡面的巴士杯子來自阿文,每次用的時候我們都很想念你。

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

腌脆梅 Pickled plums


我其實是舌頭不是那麼執著於中式味道的人,加拿大住起來思鄉感倒也不會那麼嚴重,唯一想念的食物是蜜餞,在超級市場遇到中文標簽的蜜餞一定會買回來試過,但從沒好吃過。蜜餞這種東西是要小小間鋪子,手工細細醃製,酸甜勻稱的剛好合了你的胃口,才會對味,但凡機器曬乾包上精緻的袋子貼上漂亮標簽合乎大眾嘴巴的,幾少會好吃。
幾周前在常去的水果店看到prune vert,荔枝大小,青綠生硬,我其實沒見過生鮮的梅子,有點不確定到底是不是眼前物,價錢又貴的緊,但口水在舌頭邊生轉了幾滾,乖乖掏出錢包提三磅回家。

在網路上找了醃製的方子準備好材料罐子,開始動手,好奇之下塞了一顆生的在嘴巴,做好了酸澀無比的準備,結果,什麼味道都無,不甜不酸不苦不澀,就是一顆脆果子,除了點果香氣,我寧可覺得它是粒圓形小黃瓜。立時心裡開始忐忑起來,整個過程需要五百公克黃糖,兩百五十公克海鹽,大量的水,繁複的工序,三天的籌備時間和七天焦急等待的心。煎熬期待之情實在害怕面對不了失望的結果,我戰戰兢兢著手,花費一整個鐘頭用海鹽揉搓每一顆青梅,逐顆拍裂,浸上海鹽水十二個鐘頭,洗淨,再浸上清水十二個鐘頭,其間每兩個鐘頭替換新的清水,瀝乾再洗淨,擦淨晾乾,再浸上黃冰糖水二十四個鐘頭取出,再重浸上新的黃冰糖水二十四個鐘頭,如此三天,再置入冰箱等待4天,這般造作才得來這一小罐脆梅。其間在第一次浸糖水之後我實在按耐不住好奇偷挾了一顆,果香還在,但甜膩脆生,實在不太像是期望中的梅子,悄悄安慰自己大概是買錯了;待七天完成我其實內心已然放棄了,挾出一顆,咬下去,表皮仍是甜的,牙齒碰到核,驚喜下一股淡淡柔柔的酸甜泛上來,唾液嘩的溢了滿口,果肉也不在生硬,軟韌脆Q的恰好,一連咬了好幾顆。剩下的存好拿來做青梅果凍。
每每偶爾遇到一個人,彼此陌生,因無感則不會讓你傷感喜悅痛心憤怒,所以完全預料不到結果,然決定介入對方的生活,花上十二萬分小心的經營,甜蜜膩人,空氣絲毫不透,卻難以入口,再屢屢試探,幻想結果,因為有期待,輾轉難眠寢食難安,浸久了,罅隙跑出來,裂縫生了,卻瞭解更深,酸中帶着甜,乃是醞釀出來的醇香,腌梅如愛情。





2011年7月11日星期一

牛奶巧克力焦糖脆片慕絲 Milk chocolate rum brûlée



深夜做甜點有一種近乎於隱秘的快樂感,甜香味順著窗子的細縫蜿蜒彌漫出去,游至藍黑色的街道上,想像力豐富的人會在腦中浮現出近似安徒生童話的插圖,長三角的尖頂閣樓里熟睡鄰居的鼻子飄進甜蜜的奶油香,抱著蓬鬆邊角綁帶子的枕頭,圓頂睡帽搭下來,引發出一場奇幻的旅行;我有時一個人的時候就自己坐在廚房,過了午夜,翻出冰箱可以用的食材,不疾不徐的製造出一屋子甜味,再夾本勞倫斯布洛克直到天光。
做這款慕絲的時候也是深夜,我端張椅子做在爐頭前面,把糖分次撒進小隻的醬汁鍋,看它們慢慢溶化,變成金色,散發出光澤,然後一整廚房都是焦糖味,厚實的甜隱隱夾一絲溫暖的焦香,是寂靜黑夜中小鍋子綻放出的下午心滿意足的陽光。
配方來自Katie Strwart的The Sociable Cook,原方是白巧克力,我改用了牛奶巧克力,非常飽滿的巧克力口感。原名是WHITE CHOCOLATE RUM BRÛLÉE,但是焦糖是以脆片形式裝飾在巧克力上,甜點本身其實更近乎於慕絲口感。

材料:
牛奶巧克力 200g
新鮮奶油 (crème fraiche) 200ml
深色萊姆酒(dark rum )3tbsp
鮮奶油 (35% heavy cream)200ml
糖 50g
杏仁片 少許

慕絲:
牛奶巧克力折成小塊放入大碗隔水加熱溶化
從熱水上移開碗加入新鮮奶油 (crème fraiche)攪拌
再加入萊姆酒攪拌直至滑順
鮮奶油 (35% heavy cream)在另外一隻碗中打至6,7分發(soft peak),折入巧克力漿中,輕輕攪拌至混合均勻
混合物分放杯中入冰箱冷藏隔夜

焦糖脆片:
糖分數次加入醬汁鍋中,中低火加熱並攪拌至溶變色
當變至理想的顏色(顏色愈深焦香味愈重)離火
趁熱淋在塗油的烘培紙上薄薄一層,撒上杏仁片
放涼後輕輕除下烘培紙折碎焦糖片
插在凝固的巧克力慕絲上裝飾

宇治抹茶巧克力慕絲蛋糕 Matcha chocolate mousse cake



有道是:花易謝,霧易失。抹茶這個東西大致也差不離,多好的品貌買回家打開,多不久顏色也散了,香味也淡了,漸漸趨黃趨苦便整包丟掉。小吉從茶店拿回的宇治抹茶,打開時香的不得了,柔軟又芬馥的香,顏色也是翠的,是晚春山頂的綠色。用了一次我就忘記了;隔了久一陣子記起來了,打開櫃子,顏色已經見黃了,還好味道仍在。決定做九吋蛋糕用光它。苦甜巧克力的味道和抹茶很搭,都是微微苦,一個是厚而濃重一個則輕柔又軟,交纏在一起配上若有似無的抹茶奶油,遞入舌頭,剛剛好。
方子來自阿絲,我沒改就不寫了。烤了抹茶馬卡龍做裝飾,貼到奶油的那一邊潮濕後就不酥了,下次不值得多費功夫。味道小吉吃起來剛剛好,我覺得可以再甜點,可我是屬螞蟻的,意見做不了數。




2011年7月7日星期四

和威士忌沒有關係的餅乾 Bourbon Biscuits




我其實不愛吃餅乾,吃起來會很有緊張感,家裡長輩常說的下巴有個洞的便是指我這種人了,吃過飯的桌子可以接著養小雞。所以極怕吃餅乾這種易掉屑屑的食物,吃起來落的滿山遍野的,邊吃邊側身看,總覺的身邊隱約會有大人唸。
可是無奈各色各式的餅乾模子總是做的要多趣致就有多趣致,通常價錢也平易可人。月初去迪士尼順手捎上這組米奇形狀的餅乾模,旅行回來第三天休息尚未足就決定開光。選中這個方子是因為名字里面有個Bourbon, 酒鬼的我以為裡面添了whisky想說家裡尚餘存貨,就點了進去看,結果是巧克力咖啡餅乾,它對著我我對著它分外尷尬,是街上認錯了人叫錯了名字的那種,將錯就錯就做將下去了。(注,Bourbon Biscuits其實命名自著名的the House of Bourbon波龐王朝,由英國餅乾公司Peek Freans於1910年推出市場,奇怪的是,這個統治歐洲數國數百年的貴族王朝和英國公司的超級市場小餅乾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餅乾體是酥脆的那種,不夠buttery,內餡頗膩,鋪薄薄一層就好,配咖啡早上可以吃上兩塊。
方子來自豆瓣,我沒改,沒有速溶咖啡,我把咖啡煮濃了代替的。

餅乾體材料:
發酵無鹽奶油 50g
糖 50g
糖漿 1tbsp
中筋麵粉 110g
可可粉 15g
蘇打粉 1/2tsp

夾餡材料:
糖粉 75g
發酵無鹽奶油 50g
可可粉1tsp
濃咖啡 1tsp

烤箱預熱至320°F
充分混合糖和室溫奶油加入糖漿攪拌
粉類一起過篩加入到糖奶混合物
攪拌至略硬膏狀麵糰坯
揉成糰冷藏1個鐘頭取出
桿平至0.5公分面片用餅乾模子壓出形狀
烤盤鋪烘培紙塗少許油
餅乾坯放烤盤入烤箱15分鐘取出放烤架晾涼
室溫奶油加入糖粉攪拌後再加入咖啡同可可粉的打至順滑成為奶油餡
餅乾放涼後夾入奶油餡篩上糖粉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波爾多酒漬小番茄寒天凍 Porto cherry tomato agar jelly


有些人,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也不是講的什麼了不起的事,但話卻聽起來薄薄的含著一番大道理;徐熙娣小姐(沒錯就是那個諧星徐小姐)就講過一句話:有一種人太愛裝養生,導致甜點都不甜,那你幹嘛吃甜點。真的是不能更同意這句話了,美食又不是治國行政,中庸之道絕對行不同。還有一種吃蛋糕只看草莓大不大顆,水果有沒有鋪滿表面的,回家買籃水果吃不會比較方便?至少不用在那邊叉子撥來撥去旁人看了心煩。
番茄就是中庸的那一種,每次有人贊番茄甜我都不耐煩,一顆番茄能有多甜?明明就味道寡淡出水,最甜也甜不過超市最便宜的一顆橘子,而且還有股子菜生味,雖然我也知道番茄其實是對健康好的。看到網上有人寫番茄果凍的食譜,好奇味道決定試下,原方看起來還是太清淡,我自己動手改了,拿掉覺明子,加大了檸檬的份量,改了白酒為porto,吃起來味道濃鬱,算是不錯吃,我算是很不愛吃番茄的,但也願意以後再做來吃。
材料:
小番茄 250g
水 500ml
波爾多紅酒(Porto) 2 tsp
糖 100g
檸檬 1/2顆
寒天粉 3g

小番茄洗淨尾端用刀刻十字
熱水燙10秒取出去皮
取4顆備用
剩餘的番茄加水500ml煮到滾加porto和糖
用湯匙壓扁番茄使汁流出
轉小火加蓋煮20分鐘
過濾番茄汁
加入4顆備用番茄浸泡十分鐘取出
再次煮滾番茄汁加入寒天粉煮約3分鐘至溶
熄火加入半顆檸檬汁
分別倒入玻璃模並加入餘留的小番茄
放至室溫冷藏至凝固

2011年7月5日星期二

夏天的杏仁豆腐 Almond tofu


說了很久終於還是決定開始寫了,雖然是抱著廢物宅在家總要做點事情的心態,但也是為了紀錄下精準的配方,我常常煮東西和做人一樣隨興,手會忍不住亂加想說會不會這樣也不錯,結果同樣的方子就出來不同的東西。。。 囧

夏天很熱的時候完全不想開烤箱,烤好了也不想吃,萎靡不振的食慾一退十萬八千里,晚餐最常上桌的居然是燙青菜,嫰軟的茼蒿燙到翠有特別的藥香味加甘甜的醬油膏,每天吃都不會厭倦~飯後甜點也不想吃太重乳酪或巧克力的東西,一方綿軟細膩杏仁豆腐加蜂蜜則剛剛好。瓊脂是個微妙又難以拿捏的東西,些許幾克的不同口感天差地別,煮硬的瓊脂凍吃起來像含水的塑膠塊。現在這個份量我試驗了幾次才找到,做出來是綿綿的豆腐花的口感。

材料:
全脂牛奶 (3.8% M.G) 500ml
瓊脂 4克
糖 2 tbsp
杏仁精 (almond extract) 1tsp
蜂蜜 1/2 tsp (optional)
薄荷葉 1片

洋菜加水泡軟30分鐘瀝乾待用
小鍋子中火煮牛奶到沸騰
轉小火加入瀝乾的洋菜和糖煮到化
熄火加入杏仁精
倒入矽膠方模放涼冷藏至凝固
吃的時候脫模加薄荷葉淋一匙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