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幻影書



“幻影書”如果以作為保羅·奧斯特最受歡迎的小說來講,順暢度算是最好的,讀起來一波一波的,此起彼伏的高潮黏纏一起,有彈性的節奏感,大量充滿隱喻的巧合,兩條主線層次交替最後傳奇般的交合,緊促到讀的過程會很想停下來喘口氣,然而太流暢太過火太聰明的一本書了,奧斯特在興奮演奏嫻熟操弄結構的同時卻沒發現,自己大概差一點點就要越過低俗的那條線了, 技巧這種東西實在是雙刃劍,一不小心,德彪西就彈成了周杰倫。
又:依然還算是本好書,想找點不太累的東西來讀又不希望事後自責浪費生命的時候,很適合抓來看,好過現在我在看的另一本奧斯特的“密室中的旅行”,小小一本冊子我翻了五分之二毅然決然的放下了,過度賣弄做作到不知所雲,大概,就像我們常常在現代美術館看到的那種所謂藝術的東西吧

樓下的貓



  公寓的樓下是一條窄道,從三樓的陽台望下去,恰好夾在一樓的花園和對面公寓的後院之間,細細的一條,又被兩棵看似楓樹的大闊葉樹遮去了大半,鮮少人走過。坐在陽台抽煙的時候,剛好看麻雀拌嘴,松鼠打架。

  然而今年搬來了許多隻貓。去年還是浣熊的天下呢,夜夜見了媽媽帶著幾隻小浣熊在木柵欄上翻竄,可流雲變幻朝代更迭,被雪狠狠的埋了一整個冬天之後,夏初一隻都不見了,卻來了這許多隻貓。

  它們是陸陸續續來的,最早搬來的是一隻鮮艷的橘色條紋貓和一隻懶洋洋的藍灰色圓臉貓,躺在窄道的正中間曬太陽,彼此也不知道認不認識,隔了有幾尺,互相也不搭理,人走過也不驚不擾,因為沒有帶項圈,知道是野貓,看著果然自在;後來又有驚鴻一瞥的全黑貓和雪白貓,也有每天中午十二點準時出來找個暖地方睡午覺的灰白大胖貓,似乎都沒有項圈。

  再後來,咪咪就來了,咪咪是一隻白色印黑色墨水印的貓,臉有點扁,呆相,走起路來屁股一扭一扭的,有點乳貓的感覺,可看身形又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它就把它記在心裡了,野貓很少有那麼忐忑的臉;有一次路過看到它,叫它過來給它吃身上帶的貓糧,它打量了我幾眼,搖搖擺擺的倒也過來了,低著頭就吃,也不理你,摸它就縮一下,卻不走開,一整包吃完了头都沒回,徑直就走開了,大概走了有一兩尺,我叫它,回头看了我一眼,轉身沒再停留,像個固執的小孩;再有一次下雨,初夏的雨悶聲不響的,一下就是幾天,我擔心起來,揣了點貓食沖下樓,沿著小道咪咪咪咪的叫,突然聽到貓叫,喉嚨管打着顫的那種聲音,一聲疊一聲,我循着過去,咪咪突然出現在我面前的路中間,指引着我似的,慢慢的跑,還是一搖一搖的,低頭鑽到一台車下,兩隻爪子交叉着把腦袋擺上去趴好,看來是要躲一陣雨了,突然旁邊“嘶哈~”的一聲,咪咪嚇的彈起來來。我彎腰一看,原來橘色貓也在,估計躲了有一陣子,身上是乾的,這時橘色貓站起來,弓着背, 牙縫底一直嘶出聲音來,一步一步的走向咪咪,我也不知道能做點什麼,就看著,咪咪慢慢的往車外退,背也開始慢慢弓起來,快退到車身邊緣的時候,橘色貓突然滿意了,轉身回去到起先的地方趴好繼續休息,咪咪猶豫了一下,也哆嗦的蜷成一團,兩只貓好像心照不宣的達成共識一樣,就這麼各自佔了一邊,剛才的事也好像全沒有發生過,雨繼續瀝瀝落落的下,我看了一陣子,就走了;雨就這麼纏綿了數週,我偶爾會聽到貓叫聲,總也沒看到咪咪的身影,但聽到總是放心的,然後夏天就正式開始了;度了個假回來,突然發現貓叫都沒了,其餘幾隻貓都也看不到了,連同咪咪,小吉安慰我說,我們都會去度假,貓說不定也會呢。看似荒唐的理由我就也聽下去了,可是還是擔心着,可又能為它們做些什麼呢?一來二去的成了心病,站在陽台上的時候總忍不住張望。就這麼掛著心的,一個月又過去了。一天回家的路上,咪咪出現在我們面前,它似乎不記得我了,遠遠的看著我,我興奮的走過去,不敢太親近,慢慢的慢慢的一步一步靠近它,臉還是呆呆的,原本蓬蓬松松的毛一條一條的,沾了好多泥巴,最讓人心酸的是,右邊的耳朵好像爛掉了,流出東西來,黏著臉旁邊的毛,我再要上前看仔細的時候,它就轉過身快速的跑掉了,我卻什麼都做不了,家裡有一隻十一歲的敏感的老貓,連多個新人都會害怕賭氣,更何況如果我帶回去一隻新貓。世事總有缺憾,時間長了我們摸爬滾打着的總還是會學會冷漠承受,可面對着弱小的生命在你面前受損,可卻手都伸不出去,沒有比這個更讓我無奈的了。我回了家,心病算是生下了,琢磨來去,和自己說,下次看到它,也許不能照顧它,但至少帶去醫院醫好耳朵再說。可時間就這麼過去,咪咪再也沒有出現。我偷偷告訴自己,還是忘記比較好。

  昨天黃昏的時候,下過了一點點雨,窄道濕濕,半干後變成深深淺淺斑駁的灰,我坐在陽台上,突然看到灰色中間有一個黑白相間的毛球,趴在路正中,自在的不得了。我大喊着,它抬頭看看我,也不走,我抓起貓糧和相機,衣服都顧不上換,飛沖下樓。還好,咪咪還在,還是一樣扁扁的小包子臉,走在我前面,尾巴扭扭的不疾不徐,毛又重新舒展開來,看起來乾淨的不得了,耳朵上的炎症也好了,只剩下右眼還餘那麼一點紅紅的。最讓我安慰的是,它脖子上面居然帶了條淡藍色的項圈,末端是淺淺的黃色,和咪咪眼睛一樣的顏色,這代表,這是個有家的小孩了,現在悠哉悠哉的,不過是出門散個步而已。我拿袋子裡面的貓糧給它吃,它一口叼起袋子就跑,我笑著扯回袋子,一顆一顆的擺出來餵它,它也不搶袋子了,賴在我身邊,從我手上緩緩的吃,不時的舔舔我的手,我摸着它的腦袋,仔仔細細的看著之前生病的耳朵,已經看不大出來之前爛過的痕跡,毛也重新長出來了,我和它玩了一陣子,它又像之前一樣的,突然站起來,甩甩小尾巴,招呼也不打,头也沒回,自顧自的又走了,可是我知道,它應該,是有個家可以回了,而我大概從此,就不需要再擔心它了。

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抹茶松露巧克力 Matcha white chocolate truffles



突然之間,天氣就涼了,靜悄悄的總覺得像電影下檔一樣,躺在沙發上看書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打個哆嗦,轉個身搶過小貓的毛毯搭在自己身上,假裝不去看小貓兩叢委屈的小鬍子;想吃甜的,香的,軟的,反反覆覆的在烤重油重糖的蛋糕,還寬慰自己,過冬前總要屯點脂肪禦寒;冰箱裡面剩了一咪咪的淡奶油,拿來做松露巧克力,結果失心瘋的用了白巧克力和抹茶,要是說巧克力裡面有什麼我不愛吃的,大概就是白巧克力了,吃起來總覺得在吃乳瑪琳加了大把的糖,到底不是真貨。櫥櫃里存着那麼一點點的還是上次做奶油餡剩下的,索性就用了,結果糖果做出來,賣相倒美,又甜又苦,我咬了一口就丟着了,摯愛白巧克力和抹茶甜點的可愛小女生的世界我果然還是融不進去呢。

材料:(12顆量)
淡奶油(heavy cream 35%)100克
白巧克力 196克
無糖黃油 20克
抹茶粉 8克
可可粉 適量

做法:
淡奶油煮到快要產生小氣泡,尚未沸湯之前離火,加入白巧克力後攪拌均勻至乳化,過篩抹茶粉倒入巧克力漿,攪拌均勻後放入黃油完全攪拌均勻,倒入襯保鮮紙的模具內放涼入冰箱冷藏至變硬(四個鐘頭以上),取出後,用湯匙挖球,兩隻湯匙互轉把巧克力變成近圓形後灑上可可粉後用手或湯匙揉圓。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

萊姆派 Key lime pie




將近有三周時間,我一直呈現在拖拖拉拉的狀態,手頭上有一份工作做了大半,突然靈感全無,我就很鴕鳥的不肯畫下去了,客人那邊,我也逃避現實的不敢打電話去解釋,但僅存的一點點責任感讓我又沒辦法理直氣壯起來做點其他什麼,好像一翻開書或打開烤箱,唯一剩餘的理智便會全部怒髮衝冠的站起來指責我為何不去畫圖,所以整天在家無所事事的昏睡,就這樣,我一本書看了三週餘,蛋糕烤起來畏畏縮縮,終於擠牙膏一般的,在良心和小吉的逼迫下,在本週的某一晚委委屈屈的把圖畫完了,圖寄出去的那一刻,忽略是時為深夜的這個事實,我皮膚周圍三公尺範圍內,瞬間風也輕飄飄了,雲也鬆軟軟了,陽光霎時溫柔綺麗了!我終於可以坦然的在下午曬著太陽啜著檸檬汁躺在床上看完我的幻影書而不會忐忑不安了!翻開冰箱找出剩餘的邊角食材,湊出這個萊姆派,酸酸甜甜冰冰軟軟的,咬上一大口,做個沒有壓力的廢物感覺還真好~

配方是為了清冰箱剩餘的食材而自己寫的,一次清掉了萊姆,酸奶油,煉乳,和半條快過期的餅乾,而且除非真的和廚房結了很大仇的那種,這個點心算是做起來零失敗吧,撇開後面半裝飾作用的蛋白霜圍邊(可省略)整個派做下來只要十五分鐘,非常適合請客的時候做的甜點,我的腦袋常常幻想我們可能會有客人來訪的狀況出現,我每次做到美味又快速的食物的時候就會拿“下次有客人來吃飯的時候就可以煮這個來吃~”的話出來講,或者逛街看到美麗的碟子的會講“這個很適合拿來招待客人擺出來啊”,這時小吉就會很尷尬的看著我:“可是,我們家從來沒有客人來過啊。。。”

材料:
消化餅乾 15片(我用的是配茶喝的那種方塊餅乾,消化餅乾的話會比較適合)
黃油 50克
砂糖 1tbsp

蛋黃 1顆
酸奶油(sour cream 14% M.F ) 60克
現榨萊姆汁(lime juice) 1/4杯(約兩顆萊姆)
萊姆皮屑(lime zest) 1/2 tbsp
煉乳 200克

蛋白一個
砂糖 30克
香草精 少許

做法:
消化餅乾打碎成粉末後混入砂糖1tbsp,淋入溶化的黃油,攪拌均勻
把餅乾碎壓入六吋大的派模中,用湯匙壓緊實
烤箱預熱350F後 把派模送進去烤10分鐘成為派皮,放涼後入冰箱冷藏
把蛋黃,酸奶油,萊姆汁,萊姆皮屑,煉乳混合均勻後倒入放涼的派皮中
入烤箱350F烤15分鐘至邊緣凝固,中間呈看似可晃動的固體狀,表面會出現針孔大小的汽泡
取出放涼入冰箱冷藏至少6個鐘頭
蛋白1個放入10克砂糖高速打發,過程中分兩次放入剩餘20克砂糖和香草精,打至中性發泡後用擠花袋擠在派的周圍入烤箱350F上層加熱烤5-7分鐘至蛋白霜理想上色後取出

2011年9月13日星期二

焦糖磅蛋糕 Gâteau au caramel



通常人們會用“媽媽的味道”來形容讓人安心的味道,因為熟悉的緣故;對我來說有點算是難以想像,家母是標準的職業女性,十指不沾陽春水,近幾年臨到老了開始試著下廚,也是帶著塑膠手套洗菜切肉的那個路數,且以蒸煮的多,但凡起了油鍋濺了油煙的一概不碰;所以自從六歲起,我已經學會學校午餐時間一個人走到對面餐廳吃飯了,因此長大後最恨一個人進餐廳。但也是有讓我安心的味道的,十歲前沒人照顧的時候,不得已被帶到媽媽公司,便被安置在公司對街的咖啡店,通常買兩個麵包卷,一個填巧克力餡一個填奶黃餡,再塞一本書,我就一直坐到大人下班,不然就是一小塊草莓奶油蛋糕,現在想到那個味道仍是會惆悵不已,從此長大搬出來後立志於烹調,雖然其餘家事做的一塌糊塗,但提起煮飯,我總是有一點小得意的,大概自己又住的久了,安心的味道,慢慢的,就變成了自己煮菜的味道;冷的發抖雪片劈劈啪啪的打在窗子上的夜晚喝一碗自己的方子的雞湯,或者熱到覺得牆壁會漲裂開的下午煮一碟貪心灑上大把蛋絲的芝麻醬涼麵,甚至於清晨的幾片巧克力餅乾或宵夜一碗窩着顆半熟蛋的烏冬面,總是或多或少的,會依照不同的情緒氣氛在廚房調出寬慰自己的味道;很多的時候,別人不能夠觸及援手的,只能自己讓自己心安。

前一陣子朋友店開張,店里原先賣得一款香蕉磅蛋糕是前老闆自己烤的,方子給了我朋友卻怎麼烤不好,我拿來試做,雖然沒大問題卻談不上好吃,是食譜自己的問題;然後就想到這個焦糖磅蛋糕了,這大概是我烘培到現在最喜歡的一個配方之一了,簡單又其貌不揚,但是柔軟濕潤又有層次的苦甜,完全是撫慰心靈的質樸味道;其實很多人不愛焦糖,那是因為市售的焦糖常常雖有焦糖色,吃下去卻只有甜,煮的好的焦糖醬應該是焦香的,然後是在那苦香中,慢慢彌漫出來的,一絲絲甜味。這個蛋糕的甜味分別來自焦糖,紅糖,黃糖,煉乳,但焦糖是主角,口感又揉合了杏仁粉那種有顆粒但又及柔軟的質感,簡直是小提琴協奏交響曲般高低主次分明的完美組合,是最最讓我自己放心的食譜。天放涼的時候便會想烤上一塊,初秋早上切一片,倒杯咖啡,放肆的倒進牛奶,悄悄的,連同胃帶上靈魂一起撫慰平。

配方來自這裡這裡,有稍作修改,三溫糖入手不易,改為紅糖黃糖各五五分,

材料:
砂糖 110克
淡奶油(heavy cream 35%)185克
發酵無鹽黃油(cultured unsalted butter)55克

高筋粉80克
低筋粉 65克
杏仁粉 61克
泡打粉(baking power)3克

全蛋 220克
紅糖 50克
黃糖 50克
煉乳 150克
鹽 2克
香草精 少許
君度橙皮酒(Cointreau) 1tbsp
水 1/2 tbsp


做法:
砂糖煮成深色焦糖後熄火,慢慢加入煮到快沸的淡奶油變成焦糖醬再放入黃油攪拌至乳化,放涼
全蛋液,黃糖,紅糖,煉乳,鹽,香草精輕輕攪拌混合後倒入放涼後的焦糖漿,
再倒入過篩後的粉類攪拌均勻
磅蛋糕模子鋪上烘培紙,倒入麵漿
350F烤10分鐘後快速打開烤箱,用刀子在蛋糕表面劃一刀
繼續烤40分鐘
取出脫模趁熱在蛋糕表面塗上橙皮酒加水的混合液體後放涼切厚片食用

中秋節是我們欺負小貓的藉口


完全不配合的model+久違了的我和抹布的合照~

中秋節應景節目:柚子貓(阿文我們知道你最近工作好辛苦,完全拍來娛樂你放鬆壓力的~你可以想像拍攝過程戰鬥有多麼辛苦吧!)中秋節快樂~
一瞬間,抹布好像認命了

一直超級不配合的扭扭扭

我整個趴在沙發上就為了扣住柚子和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