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

焦糖乳酪蛋糕 Caramel cheesecake





兩週年的當天烤了這個最簡單的蛋糕
沾一點焦糖醬,微微甜,微微苦,安心的味道
謝謝你
陪伴我的大把的時光
喝過的無數啤酒和咖啡
聽我發過的每句牢騷與抱怨
還有唱過聽過的所有的歌
及一起旅行踏過的每吋地方
呵,雖然往前看有那麼多那麼多的不安
可我有你和貓咪
每一天,睡前與清晨
我都感謝,遇見你倆
配方來自這裡

材料:
砂糖 44克
淡奶油(whipping cream 35%) 36克
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200克
糖粉 40克
蛋白 1個
蛋黃 2個半
低筋麵粉 2tsp
Caramel baileys 6克

做法:
砂糖煮成自己喜歡顏色的焦糖後加入煮到快沸的淡奶油變成焦糖醬
乳酪放室溫,攪軟後加入逐次加入糖粉,蛋,焦糖醬,酒和低筋麵粉
模子底部鋪入烘培紙,倒入麵糊,在桌子上輕敲敲出大汽泡
烤箱預熱325F烤10分鐘後,改為300F烤35分鐘
出爐後放涼冷藏一晚後脫模

2011年8月26日星期五

抹茶生乳酪蛋糕 Matcha raw cheesecake




發現年紀越長人就越發懶散,好像小時候看書的時候專會挑生澀艱深來讀,鄰近三十歲反而愈發不上進,只揀輕鬆順口的,打發打發時間就好;小吉最近在看阿加莎,我記得最後看的一本阿加莎應該還是四五年前吧,於是我興起也拿來讀,這種本格的推理書看起來不花時間又不費力,簡直就好像吃巧克力奶油酥餅, 喀吱喀吱不知不覺的就吃掉一整盒,我看畢一本又打開一本,索性放下其他所有在讀的書,大有計畫看完全部五十四本的打算。這樣子看書有一種特別的妙處,我每次集中看某一位作家的東西的時候,同時聽的音樂會不知不覺的潛進腦袋裡面,過了若干年,再一次聽到同樣的音樂,哪怕只是片斷,書里面的氣氛也會瞬間全部衝出來,暗黑的悲憤的懸疑的輕巧的,作者的文筆會連同音樂的印象一齊復活,算是記憶裡面小小的波濤。

這個抹茶乳酪蛋糕是上週烤瑪德琳的時候順手做的,因為懶,因為不上進,因為打發打發時間就好,因為年紀大了(笑),不想烤所以選了生乳酪蛋糕,還是我不愛的口味,一個極不愛茶味的人反覆做抹茶味的點心,只貪圖它顏色鮮亮討喜,算是失心瘋的一種嗎?生乳酪蛋糕第一口讓人最驚艷,滑軟濃厚,順著舌頭溶化到喉嚨里去,但慢慢吃下去就膩煩了,四吋大小的蛋糕我切了六分之一,還是吃不太完。

方子來自這裡,我有稍稍改變,加多了黃油,糖和抹茶的量

材料:
餅乾 68克
黃油 36克
奶油乳酪(cream cheese) 200克
糖粉 50克
抹茶 4tsp
明膠 2tsp
牛奶 100克

做法:
餅乾放在ziplock裡面壓碎後澆上溶化的黃油,拌勻後鋪入慕絲底壓平
混合乳酪,糖粉,抹茶直至變軟,逐漸加入40克牛奶攪拌均勻
明膠在剩餘的60克牛奶中泡發後用微波爐加熱溶化倒入乳酪糊
攪拌均勻後,倒入模子,在桌面敲出汽泡後入冰箱冷藏6個鐘頭以上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布魯克林的荒唐事



  寫書評其實是計畫之外的,一則是沒唸過書的小孩寫出來怕被笑,再則最怕看人家寫書評大書其書心有戚戚之類的話,我又不認識你你怎麼感同身受干我何事。可這書看得實在奇妙與來之不易,喝了三枝啤酒後總忍不住說上兩句了。

  最早看保羅·奧斯特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看的一本“紐約三部曲”,雖然談不曠世巨作,但絕對算得上驚艷,精巧的結構和先鋒派的寫作風格隱隱夾一點愛倫·坡神祕的影子;於是上一次列買書單的時候便列上了奧斯特的名字,到手之後看得第一本是“紅色筆記本”,豈止是失望,簡直是披著美國現代文學外衣的”心靈雞湯“,之後堅持看了“月宮”也不算對胃口,於是就此丟下奧斯特,剩下幾本也就再沒甚麼興趣拿起來了。

  再次拿起奧斯特的書算是很奇妙的巧合,有點其書中的意味,慢著,事後的發展越來越奧斯特,絕對是我料想不到的,也算是我寫這篇東西的起源吧;話說我某日再次收拾行李離家出走的時候,憤而抓起書架上隨便幾本書連同內衣褲充電器塞進小行李箱中在街上流浪了幾個鐘頭後,頸头一軟,又照舊的回到家裡,又照舊各物歸各處,而那幾本書就此被擱在了床頭上,其中剛好夾了一本奧斯特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幾個失眠的夜晚看下來,是適合深夜的好書。奧斯特把主線“偶然性”陳述的剛剛好,不再有讀者文摘小故事的廉價感(“紅色筆記本”給我的感覺),掉書袋掉的幾個關於“約拿”“一千零一夜”“皮諾曹”“曼德爾施塔姆”也不會顯得太賣弄,我尤其喜歡那個關於事件的關連性猶如語言韻腳的比喻。論點雖然不算是獨創,且也依舊沿用了他一貫用的主題:生命巧合,父性缺失,對自我的定位,但文體 與前三本都全不同,半自傳的性質,後面近乎於論文性的闡述,作者自身化身為”A”隱身於紐約的孤獨公寓中隨手摘取錯綜時空的或傳奇或經典,與自己的論述交織互證,也不會過於沈悶。而於是我又放了另一本奧斯特在床頭,翻了兩頁卻又被別的書吸引去,就此留在燈下積塵。

  話說又一日,我又再次離家出走,這次倒沒甚麼時間填滿自己的小行李,憤憤的抓起床頭的書丟進背包我在凌晨兩點走上街頭,無處可去的我賭着一肚子氣先是跑到放假的大學園區,找了個最亮的路燈,很有骨氣的計畫在長凳草地中挨個一整夜,翻開這本奧斯特,越看越入戲,眼見黑人警衛先生開著車大燈直向我掃射來,我匆匆拍掉腳背上吃到半飽昏头大睡的蚊子,若無其事的夾上書走出去,慢慢踱步回到公寓,又礙於脖子尚硬,轉头到後面停車場,避開了感應燈和浣熊臭鼬,揀了個垃圾堆旁最近最亮的大路燈,一屁股坐在地磚上,又開始了多災多難的奧斯特,正待入港,對面緊急出口鐵門一開,一對男女四肢交接上上下下的纏綿而出,比我還入港,我和感應燈都還尚未反應,那兩人倒是嚇了一大跳,鐵門砰的關回去,只隱約兩雙腳影在門縫下交錯來回,我依舊聞我的垃圾味看我的書,約莫一刻鐘後,鐵門砰一聲,兩人依舊脣口手腳交接沖出來,又再次被垃圾堆中夾著本書的我嚇到,如此兩三番,我訕訕合上書,算也給自己找了個理由,於是凌晨四點結束流浪,回到床上去。第二夜我下定決心,翻看書本打算一戰到底,約莫凌晨五點左右,窗外發出驚人的聲響,分兩股,其一大概是扭住一隻孔雀的脖子轉三圈後再在腦袋上用鞋子狠狠踩下去發出的尖叫(我雖然沒聽過孔雀叫只是彷若鳥叫且大概是要孔雀那麼大隻的音量)另一股大概是深夜老人咳痰般的扣扣聲但來的又急又利,兩股混雜在一起還夾著樹枝的劈啪聲,我丟下書顧不上鞋子衝去陽台,望了許久,聲音依舊激烈,停車場卻空無一物,不知哪戶鄰居“嗡”的猛然拉開窗戶:“shut up!!” 卻但見一隻浣熊扭着屁股慢慢從聲音那端走過來,一低頭鑽進花園。我大笑後悵然回到床上,終於結束我的奧斯特,而這本多災多難一波三折的書就是我題目本來要寫的“布魯克林的荒唐事”。奧斯特議題依舊不變:父性,偶然性,自我的找尋,但不再是技巧的玩弄和大量的旁徵博引(依舊還是有但不多),是一個位於現代紐約的老年騎士的都市冒險傳奇,讀來輕鬆又暢意(撇開我驚心動魄的閱讀歷程不談)。次日中午我興奮的抓住小吉喋喋不休的講述書中的內容,距上本讓我如此的書真不知隔了多久(應該至少還是愛德伍特或者雷蒙·錢德勒吧)。但得不到共鳴的我只好去網上找知音,才發現奧斯特最受推崇的並不是這本(私以為這是我現在看到四本中最欣賞的一本),而是另一本“幻影書”,而我剛剛好也有。於是今夜翻開書,預期再一場充滿巧合的歷險。

  寫到這裡,我突然在想,這個blog我寫烘培已經點擊率少的可憐兮兮了,現在再放上這麼一篇鬼東西,我不是,把自己往絕路裡面推嗎?
  
圖片來自這裡

2011年8月18日星期四

檸檬瑪德琳 Lemon madeleine





去吃飯的時候發現Downtown的烘培用具店要閉店清空了,全店八折起,閒置在家很久的失業歐巴桑霎時熱血沸騰了,在店里轉來轉去了幾輪,抱回家整袋新玩具,走出店口的時候還仔細同店員打聽具體的結業時間,計畫下週再來,感覺分開兩次買至少看到賬單上單筆金額數目字不會太誇張。這個Madeleine的模子也是新玩具之一,只能做一種點心的模子屬於我平時絕對不會考慮買的東西,但烘培模子打折絕對不亞於Balenciaga經典款打折,我大概是抱著不買對不起媽媽賺的錢(因為失業自己沒在賺錢了。。。)的心態,連最最cheesy的愛心慕絲模也順手抓了一個。

瑪德琳算是法國點心,Friends有一集里面Ross逼Rachel推掉男性保姆Sandy的爛理由,其中一條就是他難以忍受男生makes delicate french cookies(這還是穿salmon color襯衫的男人講出來的話呢), 而那個點心就是madeleine了。外酥內軟,淡淡的檸檬香,在烤箱的10分鐘會慢慢長出小肚子來,圓鼓鼓的可愛到不得了,有人本來是應付我吞了一個,沒想到吃完後居然會說: “ 再給我一個好不好?”

材料:
砂糖 100克
低筋粉 100克
無鹽牛油 100克
蛋 兩顆(室溫)
泡打粉(baking power)3克
檸檬皮(lemon zest) 1/2顆
香草精 1tsp
海鹽 一小搓

做法:
檸檬皮(lemon zest)刨的細細碎碎,用手指揉進砂糖里至散發出檸檬香味,放置一個鐘頭
室溫的蛋輕輕打散,加入檸檬糖,攪拌均勻,依次放入香草精,過篩後的低筋粉,泡打粉,海鹽,攪拌成近乎不流動的膏狀
牛油隔熱水溶化,趁溫熱放入麵糊,攪拌充分後,麵糊放入冰箱冷藏一個鐘頭
烤箱預熱360F
取出麵糊回溫至有流動性倒入裱花袋
瑪德琳模具塗牛油灑上高筋粉後,擠入麵糊約八分滿,放入預熱後的烤箱10分鐘
取出趁熱脫模,放在鐵架放涼

2011年8月11日星期四

快手早餐 Popover



因為接了一份很不熟悉的工作,之前連續數週一直絞盡腦汁外加愁眉苦臉的在畫圖,因為我習慣白天睡覺晚上開工,所以晚餐全部被省略掉,乾燥義大利麵買了數大包,從紅醬吃到白醬再吃到青醬 ,連日式明太子魚義大利面都上場了,最後懶到吃Carbonara,從準備到開吃半個鐘頭搞定,冰箱從我入住以來從未這般空蕩過, 吃到小吉一聽到晚餐的內容就主動要求去買便當。這個popover是痛苦畫圖的其中一個週末的早餐,其實原本內容是培根土司蛋的,但是瞄到有人被提前預知晚餐內容後便一臉可憐兮兮的在打電動,我心下一軟,剛好想到之前看到這個popover的方子,盤算了一下,準備五分鐘,入烤箱四十分鐘同時我還可以慢慢喝杯咖啡順手煎培根蛋,不算是太浪費時間,於是說:“我們不要吃土司了,我給你做好吃的麵包吃好不好!”瞬間,真的是瞬間,小吉嘴角裂開到耳朵邊變成一朵無比燦爛的笑容:“好啊好啊!!你要做什麼好吃的給我吃啊?!”你看小孩多好騙。瞬間就忘卻晚餐還是要面對義大利面的命運了。

Popover嚴格來說不算麵包,沒有經過發酵,配方簡單,烘培過程中會像舒芙蕾一樣緩緩升起,口感更接近於泡芙的外表酥脆內心柔軟,宜甜也宜咸,拿來騙人剛剛好。

材料:
 蛋2顆
中筋麵粉1杯
牛奶1杯
鹽1/2tsp

做法:
烤箱預熱450F,在中號6隻裝muffin杯上塗上butter
在一隻中碗中將蛋輕輕打散,
放入麵粉,牛奶及鹽後繼續攪拌至順滑(不要過度攪拌)
將麵糊倒入muffin杯中至8分滿
入烤箱450F烤20分鐘(時間剛好拿來喝咖啡~)
降低烤箱溫度至350F後繼續烤20分鐘(可以準備培根和煎蛋啦)
立即從muffin杯中拿出serve hot!